杏耀代理-杏耀注册开户指定官网

杏耀代理1980_日寇细菌战:谭家麟著《我是见证人》

      谭家麟,《我是见证人》作者,1935年出生,湖南常德人。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第一位发现者谭学华博士之子。1960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现为临安市人民医院退休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我是见证人》一书以详尽的史料、平实的叙述,客观记录了作者的父亲谭学华博士发现侵华日军在我国湖南省常德空投鼠疫杆菌的过程,以及作者三次赴日声援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对日诉讼案的始末。书中大量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历史资料极其珍贵,其中,谭学华博士最早发现常德细菌战等相关内容都是首次在国内公布的重要档案史料。 谭家麟先生(中)与浙江图书馆馆长徐晓军(右一)、地方文献部主任刘杭(左一)合影       8月31日,谭家麟先生专程来到浙江图书馆,将《我是见证人》签名本赠送我馆,并主动提议将40多年来辛苦收集并珍藏的,全套揭露日军细菌战、赴日声援诉讼案的档案文献都无偿捐赠给浙江图书馆。为缅怀谭学华先生的历史功绩,值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浙江图书馆将于国庆节前举办《我是见证人》专题史料文献特展,以期还原历史本来面目,警示世人。 谭学华:揭露“常德细菌战”第一人       谭学华(1901—1986年),江西永新人。自小家境贫寒,读完高小就在家务农、自学,曾求学于“湘雅护士学校”,毕业后参加北伐军担任军医。后获得长沙湘雅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历任常德广德医院副院长、院长。 湖南常德发现鼠疫经过(谭学华医师来函摘要)       “去岁十一月四日清晨,有敌机一架至常德市空,低飞三周并未投弹,惟掷下谷麦等甚多。敌机离去后,防空指挥部、警察局及镇公所收集敌人投下之谷麦少许,送至广德医院,请示检查。该院谭学华医师,查视谷麦之内,并无跳蚤,遂作以下各种检查: 以谷麦少许,浸洗无菌生理盐水中。十五分钟后,以离心器得沉淀质。将沉淀质作涂抹片,经革兰氏染法,在浸油显微镜下检查。除大多数革兰氏阳性杆菌外,并有少数两极着色杆菌——疑似鼠疫杆菌。”           —— 摘自1942年3月《国立湘雅医学院院刊》 1945年谭学华接受美国调查团调查时的证言(全文共5页)       1945年,美国调查团认为,谭学华“是最早调查该事件的人,无论在鼠疫流行之前或流行期间及其以后都住在常德”,提供了有关疫情的第一手资料,证明在细菌投放之前,常德一带根本没有发生过鼠疫。“谭学华不仅对空投物进行了检查,而且还诊察了鼠疫患者,做了尸体解剖。……他的记录无疑是重要的。”“谭博士对鼠疫流行的预测和谷类投下七天后出现鼠疫患者,这些都证实了病例的可靠性。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所拥有的日本使用细菌武器的最有力证明。” 常德首例鼠疫患者蔡桃儿(女,12岁)住院时照片 《人民日报》1950年2月5日头版刊载谭学华医学博士证明:日军曾用飞机散布鼠疫常德地区很多同胞因此死亡 《人民日报》1950年2月8日 《中南区及华东各地人民一致要求速审细菌战犯》       自2002至2005年,年届古稀的谭家麟先生三次自筹资金赴日本,声援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对日诉讼案。 2002年8月28日,《深圳日报》英文版       2002年8月27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就731部队细菌战索赔诉讼做出一审判决,首次以司法形式认定侵华日军731部队违反国际法,使用细菌武器,造成中国大量无辜平民伤亡的史实。但是却偏袒日本政府,驳回了原告要求日本政府谢罪、赔偿的诉求。       2005年7月20日,谭家麟先生在日本众议院面对日本政府官员高唱《声援正义之歌》,高呼“打倒日本军国主义”口号!东京女子大学聂莉莉教授翻译歌词,全场震惊。   浙江图书馆  

杏耀平台已注册入口_浙江省第三届视障信息无障碍服务技能培训班在绍兴举办

      为加快推进视障人士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完善图书馆视障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升我省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读推广服务技能,2015年8月26日—28日,由浙江图书馆主办,绍兴图书馆、浙江省视障信息无障碍服务联盟承办的“浙江省第三届视障信息无障碍服务技能培训班”在绍兴举行。中国盲文图书馆数字资源部主任唐李真、浙江图书馆党委副书记徐洁、绍兴图书馆馆长赵任飞以及来自全省37家联盟成员单位,50余位从事视障信息服务工作的业务骨干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内容主要围绕互联网时代视障服务新技术运用、推动社会参与文化助盲服务以及公共图书馆视障特色文化服务的经验交流与学习。中国盲文图书馆唐李真主任为本次培训做“中国盲文图书馆视障特色文化服务”主旨报告;浙江图书馆、绍兴图书馆、台州市图书馆、德清县图书馆为学员们分享视障读者服务工作的案例、思考与发展。一则则新颖生动视障服务案例分析,让学员们深深地感受到从事视障读者服务工作不仅仅怀揣爱心、恒心与耐心,还需要掌握引导阅读技巧、现代化服务手段、个性化定制、主动推送等方式满足视障人士精神文化需求。       在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中,对视力残障者的生存发展而言,信息无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改变视障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平等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来。我省公共图书馆信息无障碍服务正在普及与发展,未来将成为衡量图书馆承载社会责任的核心竞争力。   浙江图书馆党委副书记讲话 绍兴图书馆馆长赵任飞致辞 中国盲文图书馆唐李真授课 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案例交流 浙江省第三届视障信息无障碍服务技能培训班学员 浙江图书馆报刊文献服务部  

杏耀代理注册_活动报道:张宗祥先生与教育

      “在我们海宁硖石镇上流传着‘文有张冷僧,武有蒋百里’之说。这冷僧指的就是张宗祥先生,他可是我们海宁的‘奇童’呀……”随着张宗祥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李惠明老师的侃侃而谈,文澜讲坛“纪念张宗祥先生”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讲在8月23日下午文澜演讲厅开讲了。       李老师来自张宗祥先生的老家——海宁,长期从事张先生的书画研究,对张先生有着特殊的情感。此次他不讲张先生的书画,而是讲张先生对教育的贡献。讲座中,李老师先介绍了海宁便利的交通及当时发达的商贸等情况,正因为有这样优越的条件,才能让张宗祥先生接触到当时进步的思想。张先生因幼时有足疾故读书晚,但他非常刻苦,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渐渐铸就了中国一代文才。张先生教过的学生很多,有任国民政府秘书长的陈布雷、曾任孙中山保健医生的金诵盘、曾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等等,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接着,李老师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张先生对浙江教育的贡献。一是张先生学博品高,堪称师德典范。在嘉兴府中学堂教地理时,张先生亲手绘制地图,这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可见他的学识渊博,非千日之功则难以企及。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期间,张先生与同事一起为师生主持正义,发起了“木瓜之役”。李老师通过张先生学生的回忆,给听众们还原了当时“木瓜之役”的缘起和经过。张先生和大家一起与封建顽固派针锋相对,坚持思想自由,当时有人用梁山泊上的混名“霹雳火”来称呼他,显示了其大无畏的战斗精神;二是张先生传道解惑,诲人不倦。当时,由于新式学校师资奇缺,张先生在高等学堂任教时,还在多个学校兼职教课,工作非常繁忙。但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与学生在课余相处时,既教学生知识,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以高尚的师德和言传身教感染着学生;三是张先生一生刚直不阿,对教育鞠躬尽瘁。张先生在担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时,在用人和考场上,他杜绝人情请托,坚持公平竞争。在校长负责制的时代,张先生十分重视校长的人选,认为校长选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办得好坏。他派的人选,皆为当时德行高尚、思想先进、学问渊博之士。       当讲座结束时,现场近八十名听众还不愿离去,不少听众还纷纷向李老师咨询有关张先生的事迹,更有听众表示要把张先生的传记买来好好研读一下。至此,“纪念张宗祥先生”系列讲座圆满结束。    李惠明老师为文澜讲坛题词  李老师在讲座中  讲座现场 浙江图书馆读者活动推广部  

杏耀线路登陆_活动报道:快乐每一天

      人为什么要活?为谁而活?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2015年8月15日下午14点,浙江省作协会员李道一老师和大家一起解开这个快乐之谜。       当下,“价值观”一个词经常被提及,无论从中央到地方,从集体到个人,无不思考和实践着价值观。讲座一开场,李道一老师就点明了人生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做到快乐每一天。他分别从三个热爱、四个关系、五个基本点讲述如何做到快乐。三个热爱即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生命;四个关系是处理好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舍与得的关系、成功与失败的关系、现在与将来的关系;并且要做到孝敬、诚信、宽容、勤奋、礼仪五个最基本的做人准则。李老师从自己身边一个个小故事说开去,他说道:“如果说,我过去的文学创作仅仅是处于一种兴趣爱好,那么如今我主动要求去宣传这个‘道’,则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因为我觉得当前社会上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尤其是年轻人的心态浮躁,信仰迷失,道德滑坡,这意味着年轻人的道德教育迫在眉睫。”他还认为:大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家庭及个人,如果说缺失了一种蓬勃奋进的精神,那么,这个民族,国家,家庭和个人是不会有前途的。李老师用一个个生动简短的故事,用自己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向在场的听众们阐述了“人为什么活着?”引导年轻一代要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生命,保持乐观的心态,做一个自信、宽容、高尚的人。       快乐之道其实藏匿于每个人的生活中,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快乐自然常伴左右。在场近80名听众收获了这份快乐之道,相信对人生、对活着,有了一番新的解读。       浙江图书馆读者活动推广部  

杏耀平台app下载_活动报道:浙江图书馆73228部队流通站举办“庄子与武侠——对《庖丁解牛》的独家解读”专题讲座

      2015年8月14日下午,由浙江图书馆举办的“庄子与武侠——对《庖丁解牛》的独家解读”讲座在73228部队流通站举行。讲座邀请了浙江工商大学张亦辉教授主讲此次讲座,共有60余名官兵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张教授先追溯了庄子与武侠小说的渊源,接着又详细向部队官兵解读了庄子的经典篇章《庖丁解牛》,讲解了文中精妙之处及其写作特点对后世武侠写作产生的深刻影响。       张教授通过两个小时的精彩演讲,将庄子的文人风骨及武侠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为官兵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国学经典体验,赢得了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       浙江图书馆图书文献服务部  

杏耀注册登录网_活动报道:张宗祥先生与图书馆

      8月14日下午,文澜讲坛“纪念张宗祥先生”系列讲座的第二讲邀请了浙江图书馆研究馆员、党委副书记徐洁老师。徐老师还有个特殊的身份,她是张宗祥先生的外孙女,故她的讲座吸引了业内业外众多听众,整个文澜演讲厅济济一堂。       “外公的学识渊博,一生致力于古籍校雠……”这一声“外公”拉近了徐老师和听众间的距离,随着她的娓娓道来,听众们仿佛跟着徐老师走近了张宗祥先生的精神世界。在简单介绍了张先生的生平后,徐老师对先生的毕生事业进行了回顾。张先生多才多艺,但他毕生致力于古籍校勘,做出了惊人的成绩,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先生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时,他在鉴别第一次丁氏和第二次钱氏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缺书尚多的情况下,主持补抄该书,使其作为浙江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向广大读者展示其丰厚的内涵。       而最值得称道的是,先生的一生在中国两个著名的图书馆工作过, 曾先后担任京师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主任和浙江图书馆馆长,共有18年时间在图书馆工作,并做出了卓著的成绩,受到后人的敬仰。徐老师通过大量珍贵的照片,展现了先生在图书馆工作的情况。先生在京师图书馆时,编成了京师图书馆善本目录四卷两本,创建古籍修补装订部门,组织专门人员对古籍进行抢救性的修补保护工作。这个部门的建立,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一大创举。同时,先生还大力征集文献,开展互借互阅服务,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徐老师认为,先生在浙江图书馆担任馆长的十五年时间是他励精图治,取得佳绩的辉煌期。她例举了先生的不少事迹,如先生刚上任,就非常重视古籍收藏,多次派员赴各地抢救,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古籍,丰富了馆藏;先生领导创办了《浙江省立图书馆通讯》,在全国图书馆界影响很大。《人民日报》还刊登文章,推广浙图的书刊介绍工作经验;先生很重视读者服务工作,亲自主持召开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次读者座谈会,听取读者意见,及时改进图书馆工作,告诫工作人员自身必须熟悉馆藏图书这个基本功,希望在“知书”上下功夫;先生还组建古籍修复室,并从北京聘请修补古籍手艺精湛的袁良峰先生来馆工作,为抢救珍贵文献不遗余力。        让人感动的是,先生对浙图除了事业上的贡献外,生前两次将珍藏宋刻本等图书、手抄本、校本捐赠给浙图。去世后,其子女又遵其遗愿,将先生生前收藏的字画、手抄图书、遗稿手迹等珍品再次捐赠,丰富了浙图的馆藏,为浙江省的文化事业建设做出了永不磨灭的贡献。       讲座最后,徐老师引用了张先生的诗“分明岁月同奔马,收拾心情作蠹鱼”作为结尾,这也是先生一生的写照。       当讲座结束时,现场近150名听众仍沉浸在徐老师的讲座中。不少听众感慨不已,徐老师的讲解还原了一个生动真实的先生,他对古籍事业的那份执著,让人钦佩;他对图书馆事业的贡献,值得每个图书馆人称颂!   徐洁老师接受文澜讲坛客座教授的聘书 徐老师在讲座中 讲座现场 浙江图书馆读者活动推广部  

杏耀登陆网站_崇文载学-铁如意——张宗祥逝世50周年纪念特展

主办单位:西泠印社、浙江图书馆、浙江美术馆、海宁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海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执行单位:海宁市张宗祥纪念馆 协办单位:温州博物馆、湖州市博物馆、嘉兴博物馆、海宁市档案局、海宁市博物馆、 海宁市图书馆、桐乡市博物馆、平湖市博物馆   时       间:2015年8月18日至8月30日 展       厅:7、8、9、10号厅         浙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清晰的传承脉络,尤其是那些文化艺术界的前辈们,不仅是“艺之大者”,更是“学之大者”,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艺术实践中,深度诠释着中国哲学和人文精神的文化根源。张宗祥先生就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勤奋苦读、严谨治学、博采众长、热忱爱国”,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出高尚的文化情怀和艺术品格,不愧为一代大家。       张宗祥(1882—1965),浙江海宁硖石人。谱名思曾,字阆声,号冷僧,别署铁如意馆主。因崇仰文天祥,改名宗祥。后得乡贤周宗彝的兵器“铁如意”,遂以“铁如意馆”为斋名。虽因时事多变,生活颠沛流离,但“铁如意”始终未离左右,成为他人生精神的标志与象征。新中国成立后,任浙江图书馆馆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长等。       张宗祥无疑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他治学谨严,涉猎渊博,于国学几乎无所不窥,无所不精,在文学、史学、考古、金石、书画、医学、音乐、戏曲等方面皆有精深的修养和杰出的成就。尤其在古籍注释校勘、补抄整理保护、图书馆管理等方面,令人赞叹不已。经他校勘的古籍有300多种,已出版的有《说郛》《国榷》《罪惟录》《越绝书》等10余种。张宗祥生平致力于搜抄善本、孤本,边抄边校,往往夜以继日,运笔如飞,一昼夜能抄二万四五千字,有“抄校古籍近万卷”之说,内容涵盖经、史、子、集、丛。其中,最为宏大的是主持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这是中国文化史上光彩夺目的大事。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各界对恢复西泠印社呼声渐高,张宗祥力主“西泠印社应该恢复”,并在不同场合为恢复西泠印社呼吁和斡旋。在1956年5月的浙江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他提交了“恢复西泠印社”的提案,登高一呼,为西泠印社铁肩请命。他的这份提案,顺应时代潮流,反映了广大艺术家和人民大众的心声,得到了浙江和杭州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63年重阳节,西泠印社创建6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张宗祥当选为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       张宗祥先生是一位全才,他以深厚的国学功底为基础,在书画艺术上具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先学颜真卿,后学李邕,兼融汉魏碑法,雄浑洒脱,一气呵成。他十分推崇董其昌,领悟到笔墨的妙处,融会贯通,气韵生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被誉为近代书法开山人物之一。张宗祥亦擅绘画,崇尚品藻情趣、学养格调的文人画风格。他强调作画要有“古意”,但并非泥古不化,而是以参透传统笔墨来表现时代特征。在他的艺术主张上,从来都讲究传统根基、学识内涵,借古开今、力求变革,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所蕴涵的哲学维度和精神境界。       今年是张宗祥先生逝世50周年,为纪念和缅怀他不凡的文化功绩,宣传他高尚的学术精神,我们举办“崇文载学•铁如意——张宗祥逝世 50周年纪念特展”。展览共展出张宗祥书画作品70余件,文稿书简40余种,以及大量生平文献资料,全面呈现张宗祥的人生历程,对反映张宗祥高尚的人品风范、深邃的艺术思想、卓越的艺术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杏耀注册测速_“艺术与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张宗祥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纪念会”在浙江图书馆举行

      8月16日上午,“艺术与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张宗祥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纪念会”开幕式在浙江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来自美国、韩国、香港地区和全国30多个单位的六十多位学者以及浙江图书馆180多位馆员一起参加了开幕式。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浙江图书馆联合举办,以艺术和文献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来纪念和缅怀张宗祥先生的杰出贡献。         张宗祥先生一生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事业,于学无所不窥,无所不精,在古籍辑校、书画艺术、诗歌杂著、戏曲创作、医药论著等方面有着杰出成就,为文化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及精神。  我馆馆长徐晓军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孙晓致开幕词  张宗祥先生家属代表徐洁女士致辞  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柳河先生致辞       开幕式由浙江图书馆馆长徐晓军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任孙晓致开幕词,讲述了先生在古籍保护方面做出的贡献,并指出后辈应在国学、文献、艺术等方面秉承先生的遗志。张宗祥先生家属代表徐洁女士向主办方致以衷心的感谢。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柳河先生致辞,他深情回顾了在浙江图书馆工作时曾经与先生共事过的老同志讲述先生的往事。他说,先生有着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和文化担当,以文献整理和传承为己任,真正体现了传道精神。  柳河副厅长、孙晓主任以及徐洁女士为《增订明文海》影印样书揭幕  《增订明文海》影印样书       柳河副厅长、孙晓主任以及徐洁女士还为《增订明文海》影印样书揭幕。该影印样书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为本次会议赶制的。《增订明文海》是张宗祥先生在逝世前一天还在辑校的最后一部书。由浙江师范大学黄灵庚教授领衔,浙江图书馆、天一阁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参与的研究团队成功申报“明文海”为国家重大社科项目。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报告正式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刘中玉主持。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顾志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马怡、浙江大学曹锦炎、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杨爱国、浙江师范大学黄灵庚分别在大会上发言。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顾志兴《永远值得纪念的中华文献卫士张阆声先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马怡《说书槴》  浙江大学曹锦炎《张宗祥先生辑编<全宋诗话>》  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杨爱国《怀念与追求–对汉代石椁起源的一点思考》  浙江师范大学黄灵庚《张宗祥与<明文海>》       8月16下午、17日,在浙江图书馆孤山路馆舍还将分文献、艺术、张宗祥研究三个专题进行分组讨论交流。       浙江图书馆   

杏耀官网_活动报道:小说与生活——从作家与作品两个角度谈

      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早就告诉我们:文学是对生活的模仿。可是,模仿论也好,反映论也罢,虽然正确无比,但却空洞无物。你即使了解了所有这些理论,可依然不会明白生活与文学的关系究竟是什么,2015年8月8日,“文澜读书”邀请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张亦辉老师带领大家探索那条从生活到文学的隐秘通道。       一切文学创作都离不开生活,小说更是如此。因为它涉足到人生的所有方面, 广阔到无所不包,细腻到无微不至。然而,小说虽来源于生活, 生活却并不都是现成的小说材料。生活是极为广阔又颇多重复的, 人生过往的经历,记忆,读书,做梦,都可称之为生活,我们每天都泡在循环往复的生活之中。那么,生活与文学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呢?模仿论认为:小说是对生活的模仿。事实上,生活是理性的、可说的;而文学总是感性的,不可说的。张亦辉老师将这个问题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宏观层面来看,生活中的人如何才能成为作家?张亦辉老师从自身经历侃侃而谈,少年时的他就酷爱写作,并阅读了大量的经典名著如《水浒传》等,大学生涯中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文学专业。毕业后,人在异乡的孤独与飘零使得他更加靠向文学,并开始了小说写作,直到23岁那年,发表了自己的中篇小说初女作。正是靠着这股丰富深厚的生活经历,这股深刻鲜明的人生感悟,才能赋予一部小说真挚优美善良的思想,才有了吸引读者的力量。从微观层面来看,零碎的生活片段如何才能成就一部小说?到底生活中的什么东西会让一个作家产生写作冲动?就张老师的切身体验来说,小说的构成往往不是完整的生活经历与故事,因为这反而会失去了创作的想象与虚构的余地。而那些感觉到有东西却说不清的生活片断或回忆,微妙与复杂的不可言说,才更值得写成小说。       借着短短两小时的分享,张亦辉老师与文澜演讲厅内近120名听众回顾梳理了大半的人生经历以及与文学的缘份,并分享了自己在讲座中嘣出来的人生感言:对孩子来说让他体验到成就感和存在感比什么都重要,那样的东西会?响他一生;对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便是得不到的东西和失去了的东西。         浙江图书馆读者活动推广部  

杏耀登陆网站_纸扇轻摇话评书

      随着多媒体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数字化听读时代,买书、听书的人锐减了,传统说书文化日渐式微,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9月19日上午,文澜读书“分享沙龙”邀请到杭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浙江省青年评书演员葛洁老师为听众带来“纸扇轻摇话评书”。       为了使本场沙龙更生动,葛老师还邀请中华礼仪研究会、杭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礼仪研究会会长何琳老师与葛老师进行谈话式互动。何琳老师开场就问葛老师是如何看待评书的现状的?葛老师非常风趣的回答:“是面临崩溃的状态。”引来台下笑声阵阵……但是笑声背后不免觉得有很大的遗憾感。       许多人对评书的记忆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万人空巷听评书”的收音机旁,那是一个老百姓精神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为了听半小时评书联播,人们每天都与收音机做伴。《刘秀传》、《明英烈》、《岳飞传》等评书段子因此走进了千家万户,田连云、单田芳、刘兰芳等说书人肩负起了普及文化历史知识的工作,自然成为时代偶像。往事如烟,已然消散。当今的老百姓精神生活高度泛滥,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网络游戏、戏剧、动漫等娱乐项目夺走了评书的大部分受众,评书节目也被媒体随意地安排在各种晚会的边角,甚至在一些电视节目安排上早已删除评书。葛老师作为80年代的年轻人,为传播、传承评书而努力,值得敬佩。       其实要成为一个评书艺人是非常不容易的,除了拜师学艺以外,还要能背,通篇背下来后还要取人之长,揣摩故事中的人物心理,动作表情,设身处地的模仿人物当时当地的行为。既是演员又是作者,表演过程,往往就是精心构思和不断再创作的过程。这也正是口头文学的特点。       最后,葛老师为了大家能真正近距离的感受一场评书,特地为近60位听众现场表演了两段:《二十八星宿》和《杨家将节选》。听葛老师说评书,就不难发现,现在的评书形式正在不断的创新,加上了搞笑的桥段,加上了音效等,就是为了迎合不同年龄层的听众。改变才是延续……       很多人为评书的前景而担忧,但是也有人为之努力。我们当为传统文化、传统戏剧的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         浙江图书馆读者活动推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