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耀代理-杏耀注册开户指定官网

快讯 更多

杏耀官网_中国食物变迁史

        2018年8月4日上午9点半,文澜讲坛“中国食物变迁史”讲座在浙江图书馆二楼集体视听室如期举行。        本次讲座邀请到的主讲人是浙江省社科院文化研究员俞为洁老师,杭州大学历史学学士、浙江大学农学硕士、原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俞为洁老师主要从事浙江史前史、中国农史和中国饮食史的研究。曾参与主持“浙江七千年”等大型文物展,已出版《中国食料史》等6本专著及多本合著,发表论文70多篇。        本次讲座俞老师以大事记的方式,由点带面地为读者朋友梳理出中国食物变迁的主脉络,是一场非常有意思的有关食物变迁史的讲座!讲座伊始,俞老师用风格幽默、妙语连珠的语言,以南北方主粮种类和结构的变化开场。俞老师讲到中国的主粮结构共发生了两次“大变”和一次“小变”,分别是麦代替栗和稻替代麦以及杂粮稻麦逐渐成为中国百姓的三种主粮。北人小麦牛羊,男人稻米鱼虾。这是大部分中国人头脑里的食物定势。事实上,食物的变化随时都在发生。        紧接着,俞老师给读者朋友们展示了农民用来耕锄稻田的用具,现场的读者朋友们都目不转睛地认真跟着俞老师的节奏来。俞老师介绍各类蔬菜水果是怎么样在中国被普及的,提到了芹菜、香菜和“胜利番薯”。讲座中俞老师提到她非常赞同复旦大学王建革教授的观点:四大文明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的。但其实这和我国农业及土壤的变迁有关,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南方的低温地区分别撑起了中国文明一两千年的历史,才将我们五千余年的发展延续了下来。        最后,俞为洁老师呼吁大家尊重生物的多样性、尊重人类的生物基因、追求食物多样性。两个小时精彩的讲座一晃眼就结束了,大家热情地起身鼓掌感谢俞老师。                                           文/志愿者 黄翊宁  

杏耀:_油画中级课程第三讲

       2018年8月5日上午9点半,《油画中级课程第三讲》在浙图二楼回廊如期进行。本次课程的主讲老师由王家豪老师担任,自幼习画,先后毕业于中国美院附中、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著名油画家崔小冬、常青等。擅长具象绘画和美学思辨。多次参加国家、省级美展和国际、国内青年艺术家联览并获奖。       正式开始后,王老师首先对各位油画学员们提出一个问题:绘画是否会死亡?经过自由地相互分享与探讨,答案当然是不会。因为在绘画中有两种乐趣:一个是在绘画的过程中,调色、配色、临摹……更有创造的乐趣,每一幅画的诞生都是画者在创造的过程。一笔一画地,当一幅作品跃然纸上的时候,那种自豪感是无以言表的。另一种乐趣,则是发生在欣赏时。当一幅幅的作品摆在一起,百态众生,每一幅画都各有特点,每位学员在讨论和对比的过程中,都能发现他人画作的妙处和可取之处,这就是另一种乐趣。               接着,王老师对学员们各自带来的油画作品,分别从绘画的理论、技术、表现力等多方面,一一作了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王老师与学员们一直处于非常融洽和谐的氛围中,时不时地会响起阵阵的赞美声和欢笑声,乐在其中,享受其乐!点评所有的作品之后,王老师挑选了几幅画进行了现场的修改和演示。王老师边讲解,边示范修改。不一会儿,原本画板上线条生硬,面容黯然的小孩变得神情活跃起来。学员们啧啧称赞!纷纷表示在老师的教学下学习到了很多技巧,他们欢喜的面孔和专注的眼神,吸引了很多路人的驻足和欣赏。       最后,毫无悬念地大家依依不舍地结束了本次油画课,可以看得出来,每位油画学员们对油画的热爱,想必油画课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多彩有趣起来! 文/志愿者 陈丽芳  

杏耀2_Sscratch趣味少儿编程——双人竞技赛车

        2018年8月4日晚6点30分,由浙江图书馆和小码教育联合举办的《Scratch趣味少儿编程》系列课程在浙图二楼集体视听室如期进行!本次课程内容是《Scratch趣味少儿编程—双人竞技赛车》,主讲老师由小码教育的马少克老师主讲。        虽然外面暴雨如雷,但仍没挡住小朋友们来学习趣味编程的热情。家长们纷纷带着小朋友们准时来到上课地点。“大家可以叫我斑马老师或小马老师”小马老师刚自我介绍完,小朋友们调皮的回答说:“马赛克老师”。就这样,马老师以简单不失幽默的方式开场了!        首先,马老师跟大家分享了:竞技的规则,游戏体验环节。率先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兴趣,然后带着小朋友们进入到“技能大学堂”。小码老师结合小朋友们生活的真实感受,用生活化的语言将编程的专业术语演绎开来。把孤僻深奥的编程术语转化为简洁易懂的生活用语,让小朋友们更容易明白和理解。通过老师不断的指示和演示,小朋友慢慢掌握了基本的编程游戏竞技知识。看着画面中蓝色车和红色车不断的变化和挪动,不断的变大和变小、不断的前进和倒退,小朋友们越来越兴奋。“小马老师,为什么我的小车只会前进而不会后退呢?”“那是因为你录入的数字是整数,而不是负数”。现场的气氛热烈又活跃,小朋友们时不时地会向老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小马老师非常有耐心的给予解答。        所谓实践出真知,小朋友们从开始对Scratch编程的完全不知,到后面的可以操作小车变大变小,通过自己动手体验到了编程是怎么回事。通过竞技赛车比赛的编程活动,很快就领悟到了编程的乐趣所在,此次的趣味少儿编程的课程内容,给了小朋友们不一样的快乐体验。小朋友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次游戏的编程,更明白了实践出真知,动手体验比死记硬背的学习更快乐! 文/志愿者 马兰兰    

杏耀注册登录网_亲子篆刻公益课 第五讲

        2018年8月4日下午2点半,《亲子篆刻第五讲》在浙图二楼集体视听室如期进行。为了在青少年的群体中普及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和篆刻艺术,此次亲子篆刻的系列课程由浙江图书馆和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公司联合举办。担任本次课程主讲人的是有着多年篆刻经验的楼胜鲜老师,他曾在杭州王星记扇厂从事扇面书画创作工作近20年,自2005年起于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从事篆刻工作,于2011年入美术报陈振濂书法名家工作室。        课程开始后,楼老师首先讲述了本堂课的内容和要求,向各位小学员们临摹峄山碑的方法和注意要点。小学员们都全神贯注地认真听楼老师上课,同时边听边动手体验操作练习和临写。在接下来的临摹环节,楼老师亲自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了学习指导,给每一位学生示范了如何写一些难写的字。在这炎炎夏日,小学员们能静下心来在一起临摹书法、学习篆书,别有韵味。                由于峄山碑横平竖直,风格端庄,一丝不苟,在临写时难免有些枯燥,难度。但是在两个小时的课堂中,小学员们都非常认真地临摹练习,实在是难能可贵!最后,楼老师布置了课后作业,希望各位小学员们再接再厉,坚持练习,希望小学员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有更大的提高! 文/志愿者 李天浪  

杏耀app娱乐_阅读分享然后发现新世界—谈香港文坛教父刘以鬯代表作

        2018年8月4日下午,在浙江图书馆文澜演讲厅,杭州作家协会秘书长陈曼冬女士、作家劳月先生对香港文坛教父刘以鬯先生的代表作 《酒徒》作了读后分享交流。刘以鬯被称为香港文学“教父级”的人物,2014年获香港艺术发展终身成就奖。他的小说、散文、诗歌作品不少,其代表作是《酒徒》《对倒》《寺内》。《酒徒》被誉为华文文学第一部意识流长篇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陈曼冬从探索“内心真实”的东方意识流、“心理时间”与象征符号相交叠的结构以及诗与小说相嫁接的诗情话语,详细地分析了《酒徒》的写作特点和意义。《对倒》借用集邮术语,以一个老人和一个少女的视角,平行讲述完全不同最终却交集到一起的两个故事。《寺内》则是用诗的语言和现代的视角,重新演绎张生崔莺莺的“西厢”故事。其中《对倒》和《酒徒》曾经触发了香港导演王家卫的创作灵感,帮助他拍出了电影《花样年华》。王家卫特意在影片最后以大字致谢刘以鬯先生。三部小说都别具一格,新颖独特,耐人寻味,引发了现场近百位读者的强烈兴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其中,陈曼冬女士对《酒徒》的分享及体悟极为详尽和深刻。她从刘以鬯生活时代背景、生活轨迹等开始,介绍与《酒徒》中人物的关联,带着大家赏析从文中诗一般的语言如何具象地描绘一帧帧中国的近代史,从作者的角度,体会文中所发出的作者对他所处的文坛的迷惘,对现实社会的失望等感情色彩。在分享过程中,还请老师深情朗诵了《酒徒》中的一个片段,全场都被文中所描写的景象震撼。而劳月先生主要以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来让读者体会对倒的艺术手法,从而更直观了解对倒艺术。其实,王家卫导演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了刘以鬯先生的影响。        《酒徒》被评论界誉为“中国首部意识流长篇小说”。《酒徒》并不是通篇都以主人公的意识作为基本题材的,作者刘以鬯还让他在一个外部世界和外部冲突中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故事的外部结构以主人公的醉与醒,醒与醉;从现实到梦幻,再从梦幻到现实的一种循环形式进行。小说从里到外全面展示了主人公对社会、对人类、对人生,甚至是对自己的绝望,他虽不满一切,但无力抗争,只能以醉酒逃避和麻醉自己对真相的了解,对现实世界的意识,但醉后总有醒时,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死亡。        王家卫导演也是以此小说为灵感,拍了电影《2046》。全书以两条线索为导向,一条是主人公“我”和几个女子的爱恨纠葛,另一条是作为作家的“我”在文化沙漠的挣扎。主人公“我”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作家,喜欢喝酒。有一腔热情愿意投入文学事业,和朋友开办杂志社,但是在香港这样的文化沙漠屡屡碰壁,最后不得不靠写黄色小说维持生计,全书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的失望,对文学梦破碎的无奈。作者写到,“文章变成商品。爱情变成商品。女孩子的贞操也变成商品。”“我”在出租屋时受到房东女儿司马莉的勾引,对舞女杨露心生好感却也无果。在那样的社会,女孩子过早成熟,却拥有冷漠的世界观;为了生计被迫出卖肉体的舞女虽有纯洁的心,却也不得不为金钱服务。文章以“酒”为题,全文的文字看似有一种酒醉之后的呢喃和昏迷,但是又不乏对社会、对人生的鞭笞和唾骂。搬离司马家,在新的出租屋里遇见了有精神病的雷老太太,在对杂志社彻底失望之后,酒醉的“我”对雷老太太出言不逊,伤心的老人最终自杀……全文运用一种灰色的基调,读来使人觉得主人公所处的社会毫无生气,极尽萧条之感。        读《酒徒》很容易被作者带入到文章的情境中,因为文章很真实,第一人称的写法让读者从作者的角度去经历了整个故事。“我”是虚构的人物,但也未必不是作者本人思想的代言人。作者写到,“谁能了解我呢?我想。现实是残酷的。没有钱交房租,就得睡街边;没有钱买东西吃,就会饿死。有些作家为了生活去教书,去当白领阶级,去摆书摊,去做舞女大班,去编报……都不成问题;唯独一个文艺爱好者就不能依靠通俗文学来养活自己。”文章没有运用艰难晦涩的文字去疏离读者,而是用一种聊天式的写法娓娓道来,有颓废,有讽刺,有批判,像是在看一本日记。个人认为,如果没有极强的文字功底,意识流小说很容易写成杂乱无章的心情日记,但是作者善于运用文字为文章服务,看似不着边际的意象其实表达着相同的灰色基调,虽然是凌乱的碎句断章,但是逻辑清晰,在行云流水般的思想流里引人入胜。        在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写作中,刘以鬯是先驱。很多读者朋友表示第一次读到《酒徒》时,非常惊艳并踊跃地交流了自己对《酒徒》一书的理解。  

杏耀2登录_山河旧梦——宫苑丹青:南唐至两宋绘画艺术略谈

        2018年8月5日9:30,浙江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彭鲲应邀在浙江图书馆二楼集体视听室做主题为“山河旧梦——宫苑丹青:南唐至两宋绘画艺术略谈”的主题讲座。彭教授以南唐二主和北宋开国二帝及南宋徽宗为轴线,通过撷取宋词和两朝绘画的吉光片羽,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勾勒出江山更迭的沧桑巨变和史上最精致华美朝代的风俗掠影,带领读者完成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之旅。        讲座以南唐后主李煜指派两个“间谍”进入一场豪门夜宴(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开场,穿插各种小问题与观者进行互动,并以现代词汇如中央文工团副团长类比,讲解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彭教授通过解读画卷的五个场景: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体现当时的社会风貌,也真实的揭露了南唐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纵线上,彭教授重点以后主李煜及南唐二主词句:“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等还原南唐山河旧梦。在讲两宋时又以宋徽宗为主,将其与李煜进行对比,对后人评李煜为“千古词帝”,同情多于谴责;而赵佶却多有骂名,纵千般才华,却功不抵过的不同境遇进行分析,再次深入解读时代背景。        横线上,通过对“一专多能”的宋徽宗在绘画、茶论、书法等方面造诣的介绍以及以徽宗为院长的国家画院画家王希孟、李唐、马远、夏圭、李嵩等绘画名家的作品展示,从不同侧面反应出当时的社会风俗和世情百态。        从后主李煜与小周后生死相随的感人爱情到徽宗与江南名妓李师师的风流韵事;从“高远、平远、深远”三远透视法中国山水观看方式到“马一角”、“夏半边”的个人绘画风格阐述;从雄浑的万壑松风到南宋的残山剩水;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参差十万人家到“崖山之后无中华”的繁华谢幕,彭教授以深入浅出的讲解轻松的输出大量知识信息,令人在抚掌大笑的同时获益匪浅。讲座持续近三个小时,听众们依然意犹未尽,部分读者在讲座结束后依然围绕在彭教授周围继续交流讨论。    

杏耀2_杭州话的前世今生

        8月5日下午2点,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徐越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杭州话的前世今生”讲座。讲座吸引了上百位读者,也有妈妈带着读幼儿园的女儿来感受杭州方言的魅力。不少听众在讲座开始前就与徐越老师津津乐道起来,聊新杭州话和老杭州话的异同,大家都兴趣盎然。        徐老师讲到,方言指的是同一种语言的地域分支,而我们今天讲座的重点:吴语,95%的使用地区都处在浙江70多个县市,还有像江苏东南部、上海、安徽南部和福建西北部等地。因为方言往往代表某一语言现象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不同历史阶段的遗存,所以在作为文化载体的同时,它自身也是一种独特文化,使得研究和保留方言有了非凡的意义。紧接着,徐越老师探讨起了杭州话的性质、特点、发展演变和研究价值。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是一种带官话色彩的吴语,又有分布范围小、使用人口少等特点。坐在底下的读者不时被老师形容杭州本地话、余杭话和萧山话的特点逗笑。她还提到中国的语言文化典藏,浙江就有四本,包括杭州、金华、遂昌和江山。        徐老师还告诉大家杭州话也有不少“多音字”。像“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句名诗的第一个字“夜”,杭州话中就分两种读音。一种是文读,像诗和一些很书面形式的词语,杭州人一般都用文读,而平常生活中交流就可以随意地用土白话了。        两个小时的讲座很快就结束了,场内响起热烈的掌声,不仅让杭州人更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也激起了外地朋友对杭州文化的兴趣。      

杏耀平台已注册入口_语言表达技巧之节奏运用——有声阅读学习计划初级第十讲

        2018年8月5日上午09:30,有声阅读初级第十讲在浙江省图书馆文澜厅举行。刘超老师字正腔圆的语言魅力吸引了无数朗诵爱好者,全场座无虚席。课堂上老师运用视频、音频等直观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节奏运用的基本方法。与此同时,刘老师用自然的教态,丰富的语言感染力亲自示范,使学生更形象地感受语言节奏的魅力。         此外,学生间合作朗诵的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与课堂的互动性,较好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本次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选题精炼,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并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及时掌握了教学知识点并能合理运用,教学氛围热烈,全场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反应热烈,教学效果较好。短短两小时的节奏训练课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课后很多学生还与老师进行了简短的交流,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听说刘老师结束这次课程,马上就要去北京深造,期待老师更华丽的回归课堂。    

杏耀代理_中国传统社会的家礼

        2018年8月11日上午,浙江图书馆文澜演讲厅座无虚席,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陆敏珍应文澜讲坛的邀请,做一场有关于中国传统社会家礼的讲座,吸引了不少听众。        讲座一开始,陆教授从当前社会一些过度消费家礼文化的怪象谈起,从何谓家礼、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礼撰作、历史上最重要的家礼三个方面为大家阐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家礼文化。在以礼治家、以礼训家、以礼诫家的观念下,士大夫们编订了大量的家礼、家训、家诫等以规范家庭秩序与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明清以来,家礼文本数量众多,其分布往往与一个地方的进士数量成正比。这一时期,私人所撰之家礼文本不仅成为国家礼书的重要来源,而且它们还成为地方官移风易俗活动中的行动范本与普遍原则。        在讲座最后,陆教授着重介绍了历史上最重要的家礼——《朱子家礼》。从朱熹《家礼》的真伪问题入手,谈了朱子《家礼》的特点。特点一是去取折衷,取各家之长;二是因时制宜,从俗从简。朱子《家礼》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不仅是后世的家礼范本、国家礼书的重要来源、行礼范本,而且还对中国的周边国家有着巨大的影响。        讲座结束后,不少听众表示,当今社会对家礼了解太少,实在可惜。建议陆教授多开关于家礼的讲座,让更多人了解家礼文化。    

杏耀软件_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有什么用?

        8月12日上午浙江图书馆二楼集体视听室,主题讲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有什么用?”举行得十分“应景”,因为台风“云雀”刚飞走,摩羯紧跟而上,正是民众需要防汛的季节,主讲人孙佳怡是浙江省气象局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工程师,微博自称“爱玩天气的小孙” ,用丰富的案例和详细的解读带来了一场“应急课”。        浙江是受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每年都会受到台风、暴雨、雷电、高温、雨雪等灾害性天气的侵扰,也有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灾害发生。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们生活的城市、农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性也越来越显现。        先是用数据和案例直观讲解灾害带来的影响,1970年11月12日,在孟加拉国出现了一个近代气象史上少有的大悲剧。位于孟加拉国的吉大港,在一个热带风暴的袭击下,30万人失去了生命。在气象史上,这样的大悲剧不止一次。据记载,死亡人数在10万人以上的,在孟加拉国有3次,在印度有1次,在日本有1次,我国解放前有1次。台风不仅给人们带来死亡的悲剧,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美国1900-1978年的统计,损失5000万美元以上的台风有25次之多,其中1965年、1969年、972年3次台风的损失均在14亿美元以上。气象灾害对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气象预警也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帮助人们在遇到灾害时沉着应对、有效自救,比如要学会制定家庭应灾自救计划,准备灾害应急用品,寻找合适的安置空间避灾等等。        在现场互动中,有读者谈及台风的命名,孙老师讲到台风的名字是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的方法,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一般情况下,台风命名表是稳定不变的,除非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则该成员国及地区可以申请将该台风的名称从这140个名称的循环表中除名并将其赋予该台风永久独有。同时,需要提供一个新的名称重新补充入循环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