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耀代理开户_中秋秩事
中秋轶事
文志强 又到一年中秋节,除了网上雪片似的问候语,周围显得极为平静,没有一点过节的气象。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过八月十五的事情。
那时,我对节日的渴望是现在年轻人不能想象,也难以理解的事。记得每临近八月十五时,我都数着指头过日子。这不是因为我对八月十五有什么特殊的历史感情,也不是我深知八月十五有悠久的文化渊源,我对八月十五的记忆源于一个吃字。
小时候并不像现在物产丰富生活富足,要什么有什么。那是一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每到八月十五这一天,也是我们小镇的集日,放学回家要穿过集市,远远地有一股香气飘来,深深地吸一口气,辨别是是什么味儿。蜂蜜的香味是香甜醇厚的,一闻便知,其中夹杂的香味是什么?好像是苹果,也像是梨,我傻傻的分不清。我就想,为什么不去看一看?一看不是全知道了。我逆着香味飘来的方向走去,香味越来越浓,不觉得口中生津,涎水四溢。我加快了脚步,走入了集市口,几只蜜蜂讨厌的飞来飞去,让我不敢前行。但是越来越浓的的香味驱使着我,我的脚步不听我的使唤。我用上衣蒙着头往前走,讨厌的蜜蜂多了起来,不觉得走到了买蜂蜜的跟前,三五个卖蜂蜜的跟前围满了人,每个卖蜂蜜面前摆着一水桶或半水桶蜂蜜,那醇厚的香味便是从这褐红色的蜂蜜发出的。我痴痴地站在那里一口气接一口深深地吸,品尝那份甜。直到现在我都能清晰地记起我那傻样。往里走经过蔬菜摊位,便到了水果摊位,水果的种类不多,大多是自家产的,有苹果、梨、李子等。让我惊喜的是,还有枣子,那椭圆的半褐红半青黄的枣子多么诱人啊。我向着摊位靠近,深深吸着空气中的枣香味,离得近了味道越来越浓了,越香甜了。碎怂,让开,让开!”摊主的一声断喝,和我一般大的四五个小孩慢腾腾不舍地离开了集市。 下午放学刚进家门就闻到一股香味,不用说那是蜂蜜的味道。我来不及放下书包,就奔向作为厨房的窑洞。妈妈正在做月饼。妈妈把面已发酵好了,先把面揉好,接着擀成圆形,再把半碗蜂蜜和多半碗面粉均匀搅拌的混合物铺在擀好的面上,再在上面敷一层擀好的面,再铺蜜和面的混合物,这样有四五层,上面再盖一层擀好的面,最后在这个圆形的面饼边缘用手捏成麻花样的花。一个大大的花好月圆”的月饼雏形就成了,接着放入蒸笼,半个小时后月饼就成了。在妈妈做月饼期间,我偷偷的用三个手指捏了一点蜜和面的混合物,刚放在嘴里就被妈妈发现了。妈妈说,馋猫,这是生的,不能吃!但是我已咽下了,有一股甜甜的香味。
妈妈,什时间吃月饼?我们姊妹五个已急不可待了。妈妈说等敬过月亮公公大家才能吃。
这时,爸爸把家里的八仙桌摆在院中,妈妈把洗净的水果摆上桌子有苹果、李子、核桃,还有糖,竟然还有枣,当然是少不了月饼。除了这些桌子还有一壶酒。我一次次看着桌子上的食品垂涎三尺。我记得苹果只有五个、李子和核桃十个,枣和水果糖最多二十几个。我问爸爸什么时间可以吃。爸爸指着西边的天空说等月亮升到那里就可以吃了。
这时,太阳刚落山不久,山边残红残红的像火焰山,拦住了月亮的出路,聒噪的乌鸦和鸟儿吵的月亮不敢出来。我在心里骂原来月亮也是胆小鬼。我们商量好轮流出来看月亮升起了吗。妈妈发现了说,还早呢,月亮出来了我会叫你们的。我们还是不放心,等会一起出来看,妹妹说不是说好的轮流看吗?其实大家都想月亮升起时早点拿到月饼和水果,怕别人抢了先。
好不容易等到月亮升起了,我们一股脑围在了八仙桌边,嚷嚷着要吃,爸爸说等敬完了月亮公公再吃。我们在心里骂,这个月亮真烦人,我家的东西凭什么我们不能先吃。但是看到爸爸庄重肃穆的样子,我们只能等了。至于爸爸做什么我们都没有看,我们的眼睛是盯着桌子上的水果。
爸爸敬完了月亮公公,妈妈就开始分水果了,我们姊妹五个一人一个苹果、两个核桃、两个李子、三五个枣。妹妹问,妈妈,爸爸,你们怎么没有。妈妈说我们早吃过了,现在咱们吃月饼。我们把水果装在口袋里,拿着妈妈分发的月饼,咬一口香甜可口回味无穷。再看时,一层白色一层黑红,层次分明形状可爱,看着看着,竟像一件杰出的作品,不忍下口。妈妈说,快吃,不吃就完了。经不住诱惑,狼吐虎咽吃完一个,又拿起了有一个。
今天是中秋节,品相繁多的月饼,种类多样的水果,都不如月饼和当年的水果。岁月一去不复返。最后说一声,中秋快乐,阖家团圆。今天有时间的,一定要和爸爸妈妈吃个团圆饭。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月饼
月饼是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小吃,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特色美食,月饼的形状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它象征着团圆和睦,是在中秋节这一天的必食之品。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时至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广式、京式、滇式、苏式、潮式等月饼广为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若无特别注明,
杏耀代理-杏耀注册开户指定官网
文章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文链接: http://shelib.org/?p=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