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耀代理-杏耀注册开户指定官网

杏耀注册登录网_静夜思

诗的散文

静夜思(图1)

夜已深,人已静,我在灯下读唐诗《静夜思》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这首《静夜思》我读小学就能背诵,六十年过去了,如今古稀,读着它,依然感情深挚,这是为什么呢?

清代有一位词选家,曾经推崇北宋秦观和晏几道二家的词,说他们的长处是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评价是很高的。因为能够做到淡语有味,浅语有致,不仅是个艺术技巧问题,更主要的是思想感情问题。浮浅的思想,虚幻的感情,尽管也有技巧作为粉饰,淡毕竟是淡,浅也毕竟是浅。自然,完全缺乏艺术技巧,要求有味和有致,也是不可能的。

深挚的感情藏在表面的平淡之中,往往要读者耐心寻味它的好处。正如橄榄要细嚼才能领略它那特有的芬芳,又如醇酒不是在口里使人陶醉。要这样的平淡,才经得起咀嚼和回味,受得时间的磨洗。

难怪李白的《静夜思》读了60多年仍能打动我这颗古老的心。读它,就好像火灰蒙上一层白灰,好象熄灭了,只要用轻轻一拨,火就熊熊的燃起来。这一拔岂不平淡!但它拨动了一颗具有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心。这正是诗人的能在平淡中显出的高明之处。

静夜思(图2)

李白这首《静夜思》不是字面上有什么惊人之处,构思也不特别新奇。然而动人的正是那种平淡。

诗人看到明月,引起对故乡的怀念。这是通过一种联想来完成。他是在早年居住故乡时看过一轮明月,看过月光照进屋子里,曾产生过地下结霜的怀疑,印象深深印在脑海里。如今年纪大了,已不在故乡,可还是一轮明月,还是地上反照的月光。在这刹那间,故乡的往事突然涌上心头,而且恍如历历在目,怀乡的感情被强烈地拨动了。

不同生活经历的人有不同的联想。一个老战士,在工厂里忽然闻到一股特殊的硝烟气味,别人并不觉得什么,他却会联想到曾参加过的一场战役。一个人在野外闻到一股木犀花的香气,会陡然回忆儿时的一段往事。类似的经验我们也会常有,只不过不一定是硝烟味或木犀香罢了。

每个人在看见明月的时候,可能都会有一些联想,儿时的,少年的,家乡的、学校的。情况不同,但假如是离家的人,对家乡又有难忘感情的话,因明月而想起家乡,这种联想都会有的。

听说早些时候有一位华侨特别留意打听新编的唐诗选本有没有选上李白这首诗。即使他没有说出多少理由,我们也不难推想,为什么对于这首诗的感情共鸣,会如此强烈地产生在一个旅外华侨身上。不妨想想,他曾经度过多少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夜晩啊!

静夜思(图3)

所以,假如彼此的思想感情是有共同基础的,平淡的语言也就并不觉得平淡。深交的朋友,往往在平淡中见出深挚之情,这是许多人都有的感觉。陶潜的诗,有人说是以平淡见胜但如果不是有和陶潜相近似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环境,我看也未必会认为这种平淡就是很了不起的。

李白这首短短二十个字的诗,如此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我看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许多人初次接触唐诗时就遇上了它,或者是双亲口授于他。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龚自珍就说过,他自己有三种特殊的爱好,其中之一就是爱吴梅村的诗。因为在他几岁时,就在床前教他念梅村的诗了。后来年纪大了,但一种依依膝下的情景,仍然常常通过这些诗而重现眼前。这也是一种情感的纽带,把自己和诗人拴在一起的无形的纽带的结果。

写完上面,夜已凌晨。我依然就床轻声地念着:床前明月光…

静夜思(图4)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静夜

《静夜》选自郭沫若第二部诗集《星空》。这首诗写得宁静、典雅,遣词造句和诗行的组织,都富有古典诗词的风味。在这笔墨空灵的画图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遐想。异国海边的静夜,有着“对月流珠”的鲛人的幻影,这难道不是诗人眷怀祖国、感怀世事的心灵的投射吗?。诗的第1小节描绘了一幅极平常的画面: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天上白云团团,星光点点,这些景致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透过诗,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踱到屋外,随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胧的林影,抬头看那云团中漏出来的疏星。


这是一个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