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耀2登录_活动报道:【文澜读书】悦读分享沙龙(总第221期)
主题发起人及主持人
癸巳四月,江南暮春,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浙图书友,会于宝石山麓之文澜演讲厅,上午9点,文澜读书-悦读分享沙龙“美之实相 ,不生不灭——印度《心经》和希腊《论爱情》的对照启示”如期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发起人是来自浙江在线兰亭书法网的主编、西湖读书会会员郑一增先生。活动现场座无虚席,逾百位读者参与其中,聆听郑一增的这场悦读分享会。
郑一增先生早年就读于杭州大学历史系,有着丰厚的文史功底,期间转向书法的研习,获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近年深研佛学,于古今中外心性之学通览之际,有所体悟,本次主题就是郑一增先生近年思考的成果之一。
现场践行苏格拉底式的交流
幸福根植于美,体现于美,然而何为美?怎样实践美?为什么人们不断追逐美丽生活的梦想,却总是伴随着破灭、困惑和痛苦?
郑一增老师首先从什么是美,何为美的艺术作品开始进入主题,指出美实际是一种超脱的心灵感受,而美的作品同样具有超越具体形象的功能,并认为观看希腊的人体雕塑会产生“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心灵感受,而弘一法师的书法则带来“平淡、恬静、冲逸”的心灵感受。
古今中外,对美的追求是共同的目标,然而如何理解美并加以实践,其中与美的本质关系最密切的东方经典代表是心经,朗诵仪式诵读的经典即是心经。
随后,郑一增老师开始讲述西方经典之一的柏拉图《会饮篇》中的苏格拉底关于爱情的阐释。苏格拉底作为西方文化的主要奠基者,如同中国的孔子,他的言论主要也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记录下来的。
会饮篇中关于爱情的话题是在苏格拉底与几位谈话者之间展开的,郑一增老师将这些谈话一一诵读,目的是让书友们感受苏格拉底式的谈话,这场发生在2400多年前的对话似乎穿越时空走进文澜读书沙龙,原来古圣哲们的讨论既如此深刻又不乏生动。
苏格拉底通过与众人的谈话,从爱情的讨论开始转到爱神和美的讨论,从美的形体——类型的美——灵魂的美——行动美¬——知识美——美本身,步步深入,逻辑严密,让我们看到了西方文化的精神原点,原来对美本质的追求正是西方文化的主要特点。
现场观众参与讨论
郑一增老师指出,东西方对美本质的阐释并不仅仅停留在历史的深处,而是可以照见现实,尤其是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关照,可见两百年来所见的强势的西方文明其实有着坚强的心性的生命依据。而目前中国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对西方传来的物质文明的误解,似乎有意无意的忽视了西方的心性文化,或认为西方的物质文明与东方的心性文化是冲突的。
通过东西方心性文化的会通,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东方的心性文化和西方的物质文明本来是一体的,并没有根本矛盾。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国人恢复精神活力,而不是死在物质的外表上。否则追逐外表物质导致“爱”的欠缺,没有慈悲,从而使食品充满危机,科技流于山寨危机,人才丧失创造力。
郑一增老师继续指出,只有在充满爱和慈悲的精神世界里,才能重新激发国人的美好愿望和创造能力。慈悲的精神和美好的物质是统一的。也就是心经所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代表认识的空性,进入不生不灭的至善境界,色代表物质,使用物质和心灵的美好本身,应该是统一的。是追求方向,而本来是统一的,这是实际境界和真理本身,我们在应该和实际之间会产生距离感。
最后,郑一增老师对中国文化寄以莫大的期望,他认为消除这个距离感是值得当代国人付出的,也是中国实现复兴的一个可能优势。一旦中国文化借用实用主义的民间传统并融汇西方物质文明,将是一个新的人类文明的开端,我们处于五千年一遇的时代,将带领人类重新进入新的平衡时期。
活动签名留念
这样的期望在书友中引起了共鸣,同时有书友提问如何品味弘一法师的书法,浙江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池长庆老师对此做了深入浅出的解释,认为弘一法师的书法正可见其精神世界的变化,所谓“相由心生”。现场的观众交流踊跃,有书友对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人文教育提出疑问,引起了许多书友的共鸣,纷纷要求陈述自己的意见,时间已近中午,但书友们仍意犹未尽。
由于时间所限,还有很多读者无法一一交流,在现场读者热烈的掌声中,大家愉快地结束了本期分享沙龙。
浙江图书馆读者活动推广部
(若无特别注明,
杏耀代理-杏耀注册开户指定官网
文章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文链接: http://shelib.org/?p=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