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耀代理-杏耀注册开户指定官网

杏耀官网_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8年9月2日下午,浙江大学历史系肖如平教授,在浙图二楼集体视听室为读者带来主题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主题讲座。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讲座重温了抗战的艰辛历史,具有较好的纪念意义和启示。         肖教授以“抗日战争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问题为切入点,以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化和侵华进程为主线,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到抗战全面胜利这段历史时期中日双方重要的冲突、事件、战役等的介绍,探讨日本侵略者的不义行径和中华民族为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惨重的代价。肖教授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抗争换来的,我们现代人要不忘历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事业继续奋斗。         讲座结束后,不少听众还围着肖教授继续探讨、交流,意犹未尽。    

杏耀平台app下载_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8年9月2日(星期六)下午2:00,浙江大学历史系肖如平教授,在浙图二楼集体视听室为读者带来主题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主题讲座。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讲座重温了抗战的艰辛历史,具有较好的纪念意义和启示。         肖教授以“抗日战争的从什么时间开始”的问题为切入点,以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化和侵华进程为主线,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到抗战全面胜利这段历史时期中日双方重要的冲突、事件、战役等的介绍,探讨日本侵略者的不义行径和中华民族为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惨重的代价。肖教授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抗争换来的,我们现代人要不忘历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事业继续奋斗。  

杏耀代理注册_西花厅的家风

        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周恩来与杭州”主题纪念展于8月25日在浙江图书馆开幕。该展通过周恩来总理在杭州各个时期留下的珍贵照片以及照片背后的故事,全景呈现了周恩来总理在杭州的岁月往事。         周恩来生前非常热爱杭州,曾30余次来到杭州。在梅家坞的茶山上,他曾经拒绝当地干部的送礼,坚决自己掏钱;在全市最小的剧院的地板上,他欣赏表演后曾经席地而坐与群众亲切交谈……行走图书馆一楼展厅,100余张老照片承载着周恩来在杭州的点点滴滴。随后,周恩来侄女、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研究会常务理事周秉宜现身“西花厅的家风”报告会,为参观者、听众讲述那段在中南海生活的往事。“我从1949年住进西花厅,后搬出去又住进来,前后共住了近20年时间。”周秉宜回忆,周总理和邓颖超在工作和生活上都严于律己,对待家人亲戚也十分严格,从不以职务之便为亲戚安排工作。“还记得上学时,别的孩子一般都是汽车接送,但伯父让司机骑自行车来接我们,有时是坐三轮车。他说不能公车私用,这是我从小受到的言传身教。”         周秉宜说,周总理对待亲人的严格要求树立起了良好的家风。“伯母有一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她说伯伯不是某一个人的总理,也不是周家的总理,他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         报告厅内人潮满满,近600余名听众和周秉宜一起回忆了当年那些点点滴滴,听着周秉宜的讲述,周恩来的高尚人格与精神内涵深深打动了现场听众的心。  

杏耀软件_“Friends”英语角2018年17期(总第115期)活动报道

        2018年9月8日下午2:00,浙图“Friends”英语角在二楼回廊如期举行。本期主题是“About family education——dedicated to the first teacher in each life”。         父母是我们生命的守护者,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今天英语角的新老读者又聚在一起,侃侃而谈“父母”这个充满无限爱的话题。老读者谈起他们那个年代,条件艰苦,但是父母也从未在教育他们的道路上失职。年轻读者就更不用说了,父母把对儿女的爱渗透在他们生活的每一天。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深情、最无私的爱,我们在英语角这个角落回忆并且提醒自己,多回家看看给了我们无限爱的父母。         本期英语角共有18位新老读者参与,为活动特别撰写的微信推广话题线上阅读量331人次。两个小时活动在欢笑声中圆满结束,下期期待你的参与!      

杏耀代理官网_敦煌书法的欣赏、临习与研究价值

        10月1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黄征教授应文澜讲坛之邀,在集体视听室做了题为“敦煌书法的欣赏、临习与研究价值”的主题讲座,带领大家欣赏敦煌书法的审美价值,并一起探讨临习与研究价值。        首先,黄教授沿着历史的脉络,给大家介绍了敦煌的发展背景和文化兴衰。敦煌是古代四大文明交汇之地,中国、印度、古希腊和伊斯兰文化在此汇流,因此有关敦煌的学术研究意义非常重大,难度也很大。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敦煌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有很多在学术界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也参与其中,尤其是季羡林老先生,他参与筹建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并担任第一任会长。回忆起曾经和季老先生在敦煌学会共事的往事,黄教授感慨万千:“当时我们做学问的,没有什么利益可言的,写文章的稿费很微薄,生活条件艰苦,能坚持下来也很不容易……”        黄教授接着谈到,现在敦煌艺术文化中的壁画、雕塑研究已经做的非常完善了,但是对藏经洞中出土的敦煌写本的研究还有所欠缺,只是停留在写本的内容研究而不是书法的艺术价值上。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一是因为敦煌书法多以草书为主,而由于草书的特殊性,在字体的识别上存在困难,部分经书中的字体就连专业的书法家也未必能认全,要想出版成册更是难上加难;二是由于敦煌写本多由民间无名氏所写,没有传世的书法家的作品那样著名,因此研究学习的人也很少。黄教授说,从书法史的角度来看,敦煌写本涵盖了从东晋到北宋初年的书法字体。可以说,敦煌书法写本是研究书法史的一个坐标系,在古代书法历史的研究中处于不可逾越的地位。        随后,黄教授在PPT中向大家展示了精美的敦煌书法作品,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品评,通过黄教授专业的讲解,读者们对敦煌书法的了解和学习也不断深入,拓展了相关的知识。        时间过得很快,两个小时的讲座也接近尾声。大家意犹未尽,很多读者听了黄教授的讲座,也对敦煌书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最后的互动环节,读者们抓住机会,与黄教授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交流,有读者也拿出了自己收藏的书法作品,和黄教授及在场的读者一起分享鉴赏。    

杏耀注册测速_何人解赏西湖好 图文共话天堂美

          10月17日,九九重阳节,当晚,一场集图文共赏、诗歌吟诵、现场点评等多个环节、多种形式的“何人解赏西湖好 图文共话天堂美”艺术活动在浙江图书馆隆重举行,杭州市文联直属的摄影家协会、作家协会和文艺评论家协会强强联手,借浙江图书馆这一书香墨宝之地,打造跨界组合,将深入挖掘出来的灵隐街道辖区内的部分文化内涵用图文共赏、诗文和唱、文艺点评的方式展现出来,让文化立体起来。          “何人解赏西湖好,图文共话天堂美”主题活动从发出征稿通知起短短半个月内,杭州市摄影家协会征集到图片近千张。经专家评委认真评选,共计25幅作品获得奖项。杭州市作协接棒活动第二阶段,向广大诗歌爱好者征集诗歌作品,要求作品紧扣主题,讲述获奖摄影作品中呈现的精神内涵,共有15件作品获奖。杭州市评论家协会组织文艺评论家对诗文作品进行现场评点。这是一次不同艺术门类之间探索合作的全新尝试,是文艺力量的真情碰撞,开拓了视野,发散了思维,也带给大家全新的体会和感受。          本次活动由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图书馆联合主办,杭州市作家协会、杭州市摄影家协会、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杭州市江干区文化馆、钱江影会&印象钱塘、西湖区作家协会、西湖区朗诵曲艺协会、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街道文化站执行完成本次活动。                                                              文/杭州日报 李忠    

杏耀线路5检测_活动报道 浙江图书馆“60+”晨读会第130期

       2019年11月26日上午9:00,浙江图书馆“60+”晨读会第131期在曙光路馆区二楼回廊如期举行,本期的主题是: 史海回眸之《五星红旗设计者的赤子之心》。        本次的晨读会向大家介绍了现在的五星红旗的设计者,他叫曾联松,是一名来自浙江瑞安的普通群众。随着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1949年7月发出了征集国旗图案的通告,曾联松设计并提交了他的国旗样稿。来参加晨读会的老年读者对中国国旗图案的含义、五星红旗的历史纷纷发表了自己观点。        本次的晨读会在轻松又欢快的气氛下结束。现场参与人数12人。      

杏耀注册网址_“大江奔流”长三角书法院作品联展在浙江图书馆开幕

2019年12月13日下午,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大江奔流”长三角书法院作品联展在浙江图书馆开幕。展览由杭州市文联和浙江图书馆联合主办,上海市书法院、江苏省书法院、安徽省书法院、杭州书法院承办。 九届杭州市政协主席孙忠焕;武警工程学院原院长何虎;十届杭州市政协副主席赵光育;七届杭州市政副主席熊恩生;新华社浙江分社原社长郭献文;杭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华瑛;四届杭州市拱墅区政协主席钟丽萍;上海中国书法院院长周志高、副院长田金生;江苏书法院原副院长卢立彬;安徽书法院副院长汤永志;杭州书法院院长宋涛;还有书画名家:杜巽、杨西湖、沈金加、王小勇、沈颖丽、吴新如、朱大炎、蔡树农、郭超英、倪郡阳、夏一鹏、黄齐辉、夏有良、李砚、孟庆星、刘为明、王明法等百余位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杭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华瑛致辞   上海中国书法院院长周志高致辞   江苏书法院原副院长卢立彬致辞   安徽省书法院副院长汤永志致辞   杭州书法院院长宋涛向浙江图书馆捐赠书法作品集   武警工程学院原院长何虎将军宣布展览开幕   本次展览汇集了江浙沪皖三省一市书法家们的精品力作150余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文代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践行,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文艺创作的一次具体行动。作品饱含了书法家对祖国的深情,表达了对祖国70华诞的诚挚祝福。展览将持续至12月19日。  

杏耀:_带你走进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文艺美学世界——浅谈苏轼对日本汉文化的贡献与影响

        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不光对中国宋代及以后的文学影响深远,其声名及作品,很早就已传至东瀛。在日本汉文化圈内极具影响力,苏轼也因此成为日本人最尊敬的中国文人之一。那么,东坡先生的文艺美学到底是怎样传入日本的,又对日本汉文化有哪些贡献与影响呢?         2019年12月8日下午,浙江图书馆一楼文澜演讲厅座无虚席,从下午两点开始到四点,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这是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连旺老师为文澜讲坛带来的主题讲座“异域生花——苏轼文艺美学在日本”。           王连旺老师先以苏轼与西湖的不解之缘开篇,讲述了苏轼为何来到杭州、疏浚西湖以及“苏提”之名的由来等,十分具有趣味性,深深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因为王老师曾任日本筑波大学研究助手、庆应义塾大学斯道文库调查研究员、东洋大学兼职讲师,对日本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他又主要从事宋代文学文献、东亚文化交流史研究,对苏轼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他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各类古籍文献,对何为“西湖诗”进行了解释,再向读者们阐述了苏轼的文艺美学如何通过朝鲜传入日本的这一过程。随后王先生主要对日本的苏诗抄物、有关“西湖”的诗词以及描绘“西湖”的画作进行了介绍,尤其是在苏诗抄物这一部分,从抄物资料的文本形态类型、影响因素,以及苏诗抄物的注释体例、特色和文献价值等方面一一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王老师充分的肯定了苏轼的文艺美学对日本汉文化的巨大贡献,但同时也提出了他的观点: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学习苏轼的精神,而且我们对苏轼的文艺美学的学习与研究还远远不够,需要在这一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在讲座的最后,王老师就读者们提出的如苏轼的作品以何文字形式传入日本,日本人为何要学习苏轼的作品,如何看待和评价日本的文化美学,何为日本诗文化的最高成就及其代表人物等问题,结合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一一作了透彻而简明的解读。最后,王先生还就此主题向读者们推荐了相关书籍,如《四河入海》、《漫谈东坡》等。                                                  图/文  陈双    

杏耀注册测速网址_郗文倩: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感觉”:《食色里的传统》

         在美丽的人间四月天里,我们因病毒和大自然隔离开来,内心的郁结需要一个出口来释放。4月19日晚上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有幸请到杭州师范大学的郗文倩老师,带来一场“重返草木葱茏的世界”的直播讲座,聊聊久远的传统和生疏的自然,甚至文学、哲学、艺术与人心。             郗老师是一个热爱生活和自然的性情中人。她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菜园,种一些应季蔬菜,做饭的时候,随手摘下就成了新鲜食材。郗老师说,我们处在历史的延长线上,当前的问题往前追溯往往能找到答案。她在新疆农场长大,对大自然、对土地、对野外有很深的情感,最初关于生命的理解来源于大自然。在她眼里,大自然是具象的、感性的,不是抽象的、符号的。           用灯光照有黑点的受精卵鸡蛋,看小鸡破壳;观察蚂蚁窝里的地下隧道,看白花花的蚂蚁蛋:这是郗老师最早对生命的感受。弹幕里的读者朋友也回忆起了相同的经历,感叹童年时期认知的不可思议。不仅认知如此自然而然,连审美也是自然而然。小时候,从野外采回一把野花插在瓶里,可以高兴一天,我们的先民或许也是这样审美的。           在万物有灵的古代,先民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鸟兽草木虫鱼之变,凭借着敏感和耐心,获得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馈赠,累积起丰厚而独特的文化传统。先民通过生产、生活“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不只是认识名字,而是懂得大自然的节令物候。起兴在先民那里不是文学里的修辞手法,而是一种生命状态。先民对时空、对颜色等的理解都是感性直观的,如中华文化有关颜色的词汇——天青、桃红、柳绿、葱绿、鹅白等——无一不跟动植物有关。           看弹幕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有读者说:“郗老师唤起我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看到好多人有共鸣。”是啊,时常回忆自己的童年和中华民族的童年,灵魂才能跟上脚步。           这次疫情让我们感受到,真正脆弱的是人,文明脆弱,人类建立的一切都很脆弱。郗老师呼吁我们要珍视自己的传统,重新找回失落的“感觉”。她在《食色里的传统》里,将饮食、服饰、行旅、草木、节令、百戏里的传统细细道来,古人的一粥一饭、一丝一缕、一张一弛皆见生活智慧。劳与逸、实用与审美、日常与节俗,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物质与精神打成一片”的传统。传统蔓延流淌到当下,以传统之源观照当下之流,让人慎终追远,重新审视并怀念一些逝去的生活图景,欣赏仍在延续的传统。